第一篇:五行——理解宇宙万物的“基本密码”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 心,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解释了万物的生成、联系和变化。简单来说,就像大自然的“DNA”,所有事物都能归到这五类里。
一、五行的基本元素与属性:对应自然与人体的“密码表”
 
 
1.木:象征生长、升发、条达,像草木萌芽时的生机;方位属东方,对应春季,颜色青 (比如青草),五味酸(比如柠檬),在人体对应肝脏(中医说“肝属木”,生气时会伤 肝,就像木头被弯折)。
2.火:代表温热、升腾、光明,像火焰燃烧;方位属南方,对应夏季,颜色赤(比如火 焰),五味苦(比如苦瓜),对应心脏(心跳像火焰跳动,热血循环靠心脏)。
3.土:体现承载、生化、受纳,像土地滋养万物;方位属中央,对应长夏(夏天末尾的潮 湿季节),颜色黄(比如泥土),五味甘(比如蜂蜜),对应脾脏(脾是“后天之本”, 像土地一样吸收营养)。
4.金:象征肃降、收敛、变革,像金属锻造(从矿石到铁器的变化);方位属西方,对应 秋季(丰收后的收敛),颜色白(比如金属光泽),五味辛(比如辣椒),对应肺脏 (肺负责呼吸,像金属一样“肃降”浊气)。
5.水:代表寒凉、滋润、向下,像水流润泽;方位属北方,对应冬季(寒冷的季节),颜 色黑(比如深海),五味咸(比如盐),对应肾脏(肾是“先天之本”,像水一样滋养全 身)。
总结一下:金是“锐利刚硬”,木是“生长伸展”,水是“流动润泽”,火是“炎热光明 ”,土是“承载孕育”——记住这些关键词,很快就能区分五行属性。
二、五行的运动规律:相生相克的“自然循环”
五行不是固定的,而是在 不断运动中——主要有两种关系:相生(互相促进)和相克(互相制约)。 
相生顺序: 木→火→土→金→水→木(循环)。逻辑很简单:木头烧了生火,火灭了变成土,土里藏着金属 矿石,金属遇冷热会凝结水珠(金生水),水又能滋养木头生长。 
相克顺序: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循环)。比如:木头的根能冲破泥土(木克土),泥土能 筑堤挡住洪水(土克水),水能浇灭火焰(水克火),火能熔化金属(火克金),金属做的 斧头能砍断木头(金克木)。这些规律不是“谁克谁”的死记硬背,而是大自然的平衡法则—— 就像生态链,缺了哪一环都会出问题。
第二篇:八卦——解读自然的“符号语言”
八卦是古人用符号代表自然界事物的工具,包括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对应天、地、雷、风、 水、火、山、泽——其实就是把大自然的“大事物”浓缩成了简单的符号。
一、八卦的组成:爻与卦象的“密码”
八卦的基本单位是“爻”, 分为阳爻(一条长横“—”,代表刚健、主动)和阴爻(两条短横“——”,代表柔顺、被动)。 三个爻组合成一个卦象,比如三个阳爻就是“乾卦”(代表天),三个阴爻就是“坤卦”(代表 地)。如果把两个卦叠起来,就变成了“重卦”(六十四卦),上面的叫“上卦”(外卦),下 面的叫“下卦”(内卦)——比如“乾上坤下”就是“泰卦”,代表“天地交泰”(吉利)。
二、八卦符号记忆:快速认出卦象的“歌诀”
 
 
记八卦符号不用死记硬背,古人编了首歌诀,念一遍就懂:
“乾三连(三个阳爻连在一起),
坤六断(三个阴爻断 开),
震仰盂(像倒扣的碗,下面阳爻,上面两个阴爻),
艮覆碗(像正放的碗,上面阳 爻,下面两个阴爻),
兑上缺(上面阴爻,下面两个阳爻,像缺口的杯子),
巽下断(下面 阴爻,上面两个阳爻,像飘起来的风),
离中虚(中间阴爻,上下阳爻,像燃烧的火,中间 有空),
坎中满(中间阳爻,上下阴爻,像装满水的杯子)。”
把这首歌诀念几遍,再对照符号画一画,很快就能认出每个卦象。
三、八卦的顺序:先天与后天的“应用区别”
八卦有两种常用顺序: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用途不一样。
先天八卦:顺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 五、坎六、艮七、坤八(圆形排列),主要用于占卜(比如算卦时看卦象的位置)。 
后天八卦:顺序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方形排列, 上南下北),主要用于“堪舆”(比如看风水、选房子方位),也跟中医的“经络”“穴位”有关。
记住这两个顺序,不管是学易学还是中医,都能用到——比如后天八卦中“坎”对应北方 (水),“离”对应南方(火),选房子时“坐北朝南”就是符合后天八卦的“吉位”。
结尾:学会这些,一通百通的“一生技能”
五行八卦不是“迷信”,而是古人总结的“自然规律”——比如五行中的“木克土”,其实就是植物的根能疏松土壤;“水克火”就是水能灭火,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识。记住今天讲的知识点,不管是学中医(比如“肝 属木,要避免生气”)、看风水(比如“后天八卦的方位”),还是跟人聊传统文化,都能侃侃而谈。这门学问,一旦学会,一生都能用得上!
本公司多位资深易学大师现已开设免费风水命理学习群与相关公开课,与顶尖易学大师直接交流学习的珍贵机会,机会难得!免费开放!掌握千年智慧,指引人生方向,欢迎到本站首页扫码或者添加客服微信(yiwenhua020)申请入群,公开课可扫下方易盘通易学服务平台二维码查看,立即开启你的易学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