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黄道吉日’的起源:从天文概念到民间信仰
中国古人讲究“天时、地 利、人和”,三者齐备才能成大事。从古至今,无论是祭祀、婚嫁还是开张建房,人们都喜 欢挑个“黄道吉日”,图个趋吉避凶的好彩头。古籍中关于“黄道吉日”的记载,往往和十二个 值日天神密切相关。比如元朝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里提到:“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 公卿都在银台门。”《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也有:“只今日便是个黄道吉日,请大人吩咐 一个小僮把我那半肩行李搬了进来,便可开馆。”那么,“黄道吉日”里的“黄道”到底是什 么?其实这是个天文学名词,指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的轨道。《汉 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意思是太阳在“中道 ”运行,月亮有九条轨道,而“中道”就是黄道,又叫“光道”。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像数 二》里也说:“日之所由,谓之黄道。”简单来说,就是太阳运行的路径,被称为“黄道”。
二、黄黑道日的划分:十二值日天神的轮值规律
在古代传统历法中,人们 用天干地支记日,还把十二地支配上了十二个值日天神。这十二个天神每天按顺序轮值,周而复始循环。根据他们的轮值,人们划分了“黄黑道日”——黄道主吉,黑道主凶。
十二个天神对应的日子分别是:子日青龙、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匮、巳日天德、午 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陈。
其中,青龙(子)、明堂 (丑)、金匮(辰)、天德(巳)、玉堂(未)、司命(戌)这六个天神值日时,就是“黄 道吉日”,诸事皆宜,不用避凶忌;
而天刑(寅)、朱雀(卯)、白虎(午)、天牢 (申)、玄武(酉)、勾陈(亥)这六个天神值日时,则是“黑道凶日”,诸事不利,不宜办 大事。
为什么这六个天神主吉呢?古籍里有说法:青龙是祥兽,象征祥瑞;明堂是天子举行 大典的地方,象征权力;金匮是藏珍贵物品的柜子,象征珍奇;天德代表上天的恩泽;玉堂 是宫殿或神仙居所;司命则是星神,都带着吉祥的寓意。
三、择日传统的历史脉络:从夏朝到魏晋的发展
先说说“黑道”,它本来是 日月运行的轨道之一。古人认为日月运行有九条轨道,分别是黄道1条、青道2条、赤道2 条、白道2条、黑道2条。后来阴阳学家把黑道当成了凶神,比如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天部 二》里说:“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刀砧、天火、重丧、天贼、地贼、血支、血忌、 归忌、黑道……等凶神。”择日的传统很早就有了,最早的择日书籍是夏朝的《夏小正》,收录在《大戴礼记》里。春秋战国时,选黄道吉日已经很流行了,比如越王勾践从吴国回越国,就特意选在十二月己巳日的禺中(上午9点到11点)归国。到了秦至两汉,择日的历书更常见了。东汉永元六年的木简历书里,已经有“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 收、开、闭”等十二值神的注记。敦煌出土的汉代历书木简里,还有“大时、小时、月煞、土 府”等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战乱多,各国行军打仗前都要选吉日。那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天 象神煞和人间灾异有关,所以选日子特别讲究。
本公司多位资深易学大师现已开设免费风水命理学习群与相关公开课,与顶尖易学大师直接交流学习的珍贵机会,机会难得!免费开放!掌握千年智慧,指引人生方向,欢迎到本站首页扫码或者添加客服微信(yiwenhua020)申请入群,公开课可扫下方易盘通易学服务平台二维码查看,立即开启你的易学之旅!
